为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设,建立健全失信联动惩戒机制,在招投标领域率先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是众多省市的首选,近几年全国各地很多地方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:规定企业在投标时,应使用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企业信用报告,并将其列入评标办法。在招投标活动中,越来越多的招标方将招投标信用评级报告作为企业投标的准入门槛,如果投标方未按要求提供有效的信用报告,视为不响应招标文件要求,投标人投标资格审查不予通过。投标方若按要求提供有效的信用报告,据企业提供的信用等级报告和信用等级证书,信用等级为AAA级的可以加3分,信用等级为AA的可以加2分,信用等级为A级的可以加1分,其他级别和无信用等级证书只能得到0分,无加分。除了能够在招投标中获得加分外,企业信用评级还能带来哪些好处呢?1、品牌形象宣传:企业能够在产品品牌、包装、说明书、宣传册中使用企业信用标识。2、融资贷款申请:企业在中标后,如需进行项目专项融资,可出示企业信用证明。3、商务合作使用:在企业招商、政府投标、签约合作等,可出示企业信用资质。4、经营管理价值:在向社会各界、及消费者展示企业管理与服务透明度有效牌证的使用。哪些企业信用报告被视为有效的?被招标方认可?招投标等项目上,经常能看到 “投标人须提供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,且须由其信用机构及信用管理师盖章签字生效”这样的要求。第三方信用机构指的是从事信用调查、信用评级、信用担保、保理、保险、信用管理咨询与服务等的专业机构,严格来说商业银行、行政机关和商协会都不具备第三方机构特征。机构出具信用报告,至少需要拥有2个高级信用管理师(国家职业资格一级)和1个信用管理师(国家职业资格二级)。信用管理师是指运用现代信用经济、信用管理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,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,使用信用管理技术与方法,从事企业和消费者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。信用管理师职业分为三个级别:助理信用管理师 (国家职业资格三级),信用管理师 (国家职业资格二级),高级信用管理师 (国家职业资格一级)。